前陣子因為會議去了奧地利的維也納(Vienna)一趟,該地向來以音樂與藝術聞名,
在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時期更曾一度成為歐洲文化與政治中心,
整座城市在數百年來積累之下有著令人目眩神迷的各式博物館與藝廊;
然而個人因為會議行程緊湊,又是報公帳不能待太久,僅有約一天半左右能四處逛逛…..
便稍微在這邊紀錄一下今回走過的幾個地方,以供日後再遊時作為參考 ww
(1)人民公園(People’s Garden, Volksgarten)
第一站想去”霍夫堡皇宮(Hofburg)”,就直挺挺地穿過這座公園,
逛的時候還想說這座公園居然敢種這麼多玫瑰,不怕被路人摘光就算了,
還偏偏挑那麼嬌貴難養的觀賞植物,真是在奇怪的地方花費預算;
後來看了地圖才曉得這並非普通公園,而是霍夫堡皇宮花園的一部份,
而且是在1823年即建造於被拿破崙摧毀的城市防禦工事上,歷史十分悠久:
花園內的玫瑰則是其最大特色,號稱有超過3000株、400多個不同品種,
不過這地方沒什麼遮蔭,在30幾度的高溫下實在難以久待,
看完幾座園內的雕像後個人就匆匆離開、以免中暑了.
(2) 英雄廣場(Heroes’ Square, Heldenplatz)
為霍夫堡皇宮前的公共空間,由於鄰近奧地利總理辦公處,
此處似乎也是許多當地抗議遊行的重點區域,不過該廣場最有名的事件,
莫過於是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在此宣布奧地利與納粹德國合併、
讓奧地利之名消失並成為”德意志東疆”的那場演說;
個人從前有看過一些紀錄了該演講場內人山人海的照片,
但和這地方實在滿難連結起來…..因為廣場滿小的,令人疑惑到底哪來空間擠那麼多人 XD
除了希特勒的歷史演說,廣場內那兩座騎馬雕像也是知名景點,
手上有持東西的那尊為”卡爾路德維希大公(Archduke Karl Ludwig of Austria)”,
離建築物較近的那尊則為”歐根親王(Prinz Eugen)”;
由於能自由參訪的時間不多,這次旅遊我沒像以往那般先查資料,
而是Google Map上顯示哪個在附近又很多人留言過就去逛逛,
所以地圖上顯示”霍夫堡”就在這裡時,我以為進去買張票就能參觀皇宮,
還想說觀光客怎麼那麼少,打開門才發現這邊是圖書館入口以及其他藝術展的場地…..
上網查了查,才曉得想要參觀以往哈布斯堡王家的生活起居,
得從建築群旁邊穿過去,到不遠處的”茜茜公主博物館(Sisi Museum)”才行,
所幸該博物館很近、沒浪費到原本就不多的自由時間,且還有提供學生票,不無小補 ww
(3) 茜茜公主博物館(Sisi Museum, Über das Museum)
個人對這位暱稱為Sisi的伊莉莎白皇后(Empress Elisabeth)並不怎麼熟,
若沒先查到資料,看到入口這麼小一個的展覽間我大概不會選擇進去逛,
然而該博物館的內容出乎意料的豐富,十分值得遊覽;只要購買套票,
一次就能看到包括”Silver Collection(銀器展覽)”、”Sisi Museum(茜茜公主生平展覽)”,
以及”Imperial Apartments(王家起居展覽)”這三個不同主題(也可分別購票),
照著語音講解一路逛下來是精采紛呈、令人眼花撩亂,
即便只有”Silver Collection”的部份能夠攝影,其他部份皆嚴禁拍照有些可惜,
該博物館仍然頗為值得一訪,無怪乎許多旅遊紀錄都將其列為第一站呢 ww
“Silver Collection”的展覽收羅了各式哈布斯堡王朝時期的銀器、瓷器、居家用具與舶來品,
我原本以為這邊的紀念品店會像大英博物館或故宮博物院那樣,
推出很多原尺寸或縮小版的便宜仿品賣給觀光客當紀念,
沒想到種類比預期的少很多,大概因為有些標誌仍在持續使用、有授權的問題?
(4) 霍夫堡皇宮(Hofburg), St. Michael’s Wing
從博物館出來後為St. Michael’s Wing,其門戶St. Michael’s Gate據說為維也納中最為巨大的,
正中央由兩位神祉環繞的即為象徵帝國的紋章(imperial coat of arms),
這地方因為內有博物館,左翼又鄰近另一個熱門景點”西班牙騎術學校(Spanish Riding School)”,
旁邊還停滿了等著載觀光客遊覽街景的馬車,人行道上總是擠得水洩不通,
下面幾張看起來幾乎沒遊客的圖,是早上7點左右就跑過去拍才顯得這麼閒靜:
霍夫堡皇宮自13世紀就已經存在,經過不斷的改建與擴張方才成為現在的模樣,
St. Michael’s Wing的興建則始於查理六世(Charles VI)在1730年的委託,
並交由建築師Joseph Emanuel Fischer von Erlach設計,
不過由於缺乏資金以及舊帝國劇院(Imperial Court Theatre)阻礙了工程,
直到劇院在1888年被拆除之後,才由建築師Ferdinand Kirschner於1893年接手完成.
圓頂前方的三個人物被認為代表了適合君主的三種美德: 正義、智慧與力量,
但從外觀似乎看不太出與概念的連結在哪裡 XD
St. Michael’s Wing附近的奧地利國家圖書館(Austrian National Library)原本也是參觀目標,
不過最主要想看的大廳碰巧正在維修,公告說直到12月底都不開放….. “orz
於是就把省下來的參觀費,拿去附近的糖果店買名產”莫札特巧克力(Mozartkugel)”了 ww
莫札特巧克力是由Paul Fürst在1890年所創造,因為沒申請專利所以仿製產品一大堆,
但根據1996年的訴訟結果,目前只有Fürst的產品能以”Original Salzburg Mozartkugeln”為名,
不過Fürst的巧克力太貴所以我沒買,選了另一家Mirabell製作的巧克力與綜合包(左邊和中間),
最右邊的則為Victor Schmidt出品,購於超級市場,比在糖果店買的Mirabell產品便宜許多,
只是由於另一場始於1970年代的訴訟結果,部份糖果商的產品被規定不能為純圓形、
必須有一面是平的,所以Victor Schmidt的巧克力呈鐘型而非球體:
分開吃的時候覺得差不多,交替品嘗就比較能感覺出差異─
Victor Schmidt的產品主要為扁桃仁膏(Marzipan)的味道,
Mirabell內部則是有類似榛果或堅果的甘苦味,比較沒那麼甜膩,
兩者之中個人更為喜歡Mirabell的巧克力,然而因為價格的關係,
買來送人的還是選在SPAR就有賣又便宜的Victor Schmidt,至於Mirabell的就留著自己吃了 XD
本次的維也納之旅系列紀錄:
(1)奧地利‧維也納(Vienna)小探訪─茜茜公主博物館(Sisi Museum)
(2)奧地利‧維也納(Vienna)小探訪─聖斯德望主教座堂(Stephansdom)
(3)[食記]薩赫蛋糕創始店─薩赫咖啡館(Café Sacher Wien)
(4)奧地利‧維也納(Vienna)小探訪─維也納市政廳(Vienna City Hall)
(5)[食記]維也納‧中央咖啡館(Café Central)品嚐維也納炸牛排
(6)奧地利‧維也納(Vienna)小探訪─維也納大學(University of Vienna)
巧克力裡綠色好像包抹茶 XDD
原料寫說是Pistazien(開心果),我也不太懂是怎樣才會做成綠色 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