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3月14日─由於和圓周率3.14相近之故,2002年時被日本π學會定為了”パイの日”,
而在數學之外,今天同時也是更為重要、由於同音而形成的”オッパイの日“!
當然,因為歐派實在太重要了,所以絕對不會只有一個紀念日:
6月第三個週日為”乳の日“,8月1日及9月11日乃”おっぱいの日“,
11月8日和11月23日則是”いいおっぱいの日(いい乳房の日)”…..
雖然Norman認為歐派日的成立,代表著男子漢們對女性的尊重、熱愛與依歸,
但在某些人眼中,這份追尋真理的熱情卻似乎並非這麼一回事─
從Gigazine看到的報導,英國西敏大學的研究者Viren Swami和Martin J. Tovée,
日前在其刊登於”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以英國男性白人為對象的研究中,
便認為大多男性其實未必喜愛尺寸最巨的歐派,此外─喜愛大尺寸歐派的傾向,
還和仁慈性別主義、敵視或物化女性等傾向有所關連!
「愛情小說是勝不過愛情動作片的」(咦)
說到近來在各媒體中最為火熱門話題,大概就是關於014的焦點追蹤了,
雖然目前特偵組在順籐摸瓜上似乎還沒有什麼重大進度可言,
但不到三天就一刀斃命實在太具戲劇性,尤其每日不斷新增的”當權時&被抓後”、
“錄音公佈前&錄音公佈後”等Tim Russert訪問風味十足的影片剪輯,
再再都將這個案件烘托的非常有趣味─事件發展固然極具話題性,但除此之外,
我們之所以對該新聞事件投以超常的關注,卻亦可能是肇因於另一個要素:源源不絕的影像素材.
「謝罪という行為は 辛ければ辛いほど その価値を増す」
“道歉時要露出胸部”雖然已經是眾所皆知的常識(?),可惜平日認真實行的到底還是少數,
那麼,這些少了歐派加護的道歉究竟還有著多少效果呢?
從GIGAZINE看到的報導,東京大學與科学技術振興機構(JST)的研究者岡ノ谷一夫與久保賢太先生,
日前便對此些沒有露出胸部的普通道歉做了探討─他們發現,道歉行為依然有消去憤怒的效果,
但對減少心中的不愉快感,卻似乎起不了什麼作用!
不擅攻城的士兵…..有福了!?
“一度も侵入を許していない砦は頼もしく、一度も侵入に成功しない兵士は頼りない”此句格言,
雖然乍看之下頗為有道理,但這些從未成功侵入過堡壘,承受著世間”キモ”、”童貞”等嘲弄的士兵們,
難道就真的那般不可被信賴嗎?浜松学院大学的研究者若尾良徳可能就不如此認為.
標籤: 心理學
此實驗名為「狭き門(ラビットラビリンス)」!
現今腦科學的進展真是一日千里,日前才介紹過藉分析血液流量重建腦中影像的研究,
隔沒多久腦科學家們就又更進一步了─這次,他們不管你看什麼,而是開始”讀”你在想什麼!
標籤: 心理學
With great breast, comes great…..lust?
夢人前輩曾云:”思考歐派的意義,就等同思考生與死的意義“,
面對這充滿著神秘的兩團夢想,世上有著各式各樣、光怪陸離的傳說:
有人認為歐派的大小與腦袋有關係,歐派越大則頭腦可能越差;
有媒體認為歐派與健康有關係,只要時時觀賞便可延年益壽;
更有科學家(ハインリッヒ・エドムンド・パイマン博士)認為歐派與數學能力有關係,
並提出”胸部尺寸與數學成績成反比”的革命性理論…..
除以上所提的幾點外,現在將要被世人所觀注的歐派之謎,可能又要再增一個了─
那就是”胸部越大,性慾可能也會越大“! (゜Д゜)
朝西納普斯前進!
在各動漫、科幻作品中”窺探夢境”並不是什麼很新的想法,
然而想像歸想像,如同”ユメプロジェクター”那樣的道具至今仍是沒有出現;
觀看他人的夢或許還有些困難,但重組他人有意識的視知覺卻已非遙不可及─
從はちま起稿看到的報導,柏克萊大學的神經科學研究者Jack Gallant,
藉由fMRI記錄觀看影片時的受試者其腦部血液變化,
並分析每一小塊腦部區域(voxel)的活動與影片內容關係、導出模型後,
以該模型配合1800萬秒的隨機Youtube影片,居然真的成功重組出了一部份受試者所觀賞之影片!
標籤: 心理學
我不是蘿莉控,只不過想促進親社會行為罷了
對不喜歡和小孩子相處的Norman來說,倘若身旁有隻跳來跳去的噪音播放機存在,
那實在是件非常令人惱火的事,單單想像就受不了;然而讓你想到”兒童”這件事,
其所產生的影響卻可能有著出乎意料之外的正面效果─
在一篇由9月號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所刊登的構想觀察,
“玩偶是大人的規範?“中,北卡羅萊納大學的研究者Sreedhari Desai,
及其研究伙伴Francesca Gino便認為,若有能引起童年回憶的物品在附近,
例如泰迪熊玩偶、蠟筆,甚至真實的小孩子及托兒所等,
成人不但將較會做出”親社會(pro-social)行為”,企業的慈善作為也更為積極!
標籤: 心理學
諸君 私は戦争が大好きだ(紳士的意味)
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中,曾發現武器的出現本身就是個能觸發攻擊行為的情境線索,
此種因呈現武器而增加攻擊之傾向被稱為”武器效應(weapons effect)”;
研究者亦發現,除了被普遍定義為”武器”的物品,像是槍枝刀械外,
任何與”成功的攻擊”或”痛苦、不愉快的情感”有關的物件、外在特徵,
其實均可做為助長攻擊的情境線索(Berkowitz,1993, 1998).
但對男人來說,可能影響行為的東西可能還要再多加個一項了─那就是漂亮女人的相片.
標籤: 心理學
「就說組隊一定要有女祭司嘛」
歷來關於”團體迷思(Group think)”的研究中,許多研究者都認為提高成員多樣性,
例如混合各類特質、背景相異者於組織內,會是個有效降低團體迷思發生的好辦法,
但這個應該提升的多樣性,其中或許並不該包括”性別”這一項了─
在一篇由6月號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所刊登的構想觀察,
“女性讓團隊變聰明?“中,卡內基美隆大學和MIT的研究者Anita Woolley及Thomas Malone,
就認為團體的”集體智能(collective intelligence)”雖與其各別成員沒有太大關聯,
但若其中有著較多的女性成員,那麼該團體的集體智能便能隨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