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夜姬想讓人告白(かぐや様は告らせたい)”的漫畫個人一直有在跟,
但因動畫製作的十分生動有趣,就算已經讀過漫畫仍然很有意思,
所以還是有斷斷續續的在追;只是看完最新的動畫第五話後,總覺得有哪裡怪怪的,
回頭略為翻了翻單行本第二冊,才發現原來這強烈的違和感…..
來自於輝夜對”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Romeo and Juliet effect)”的解說─
雖然角色設定是學識淵博的大小姐,可惜這整篇的解說卻不太正確.
“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背後的理論基礎來自於”心裡抗拒理論(Psychological Reactance Theory, PRT)”,
關於PRT最主要的兩本著作分別為1966年Jack Brehm所著之”A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以及Jack Brehm和Sharon Brehm於1981年合著之”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 Theory of Freedom and Control”,
根據相關著作,這個理論的核心概念其實十分簡單─
“當一個人感受到其行為自由被限制,或將會受到威脅時,他會被激發產生重建行為自由的動機“.
這段話看起來好像誰都想得到,不過在引入過往研究的各種變項後,
歷程其實可以變得非常複雜,簡化版的歷程可見下圖(Lee, 2012):
第一階段:個人認識到自己有某行為自由
根據Brehm(1966),若一個人並不認為自己擁有某個行為自由,
那麼即使自主性受到威脅,也不會產生名為”心理抗拒”的動機.
(行為自由受到外力威脅,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感受到行為自由受到了限制
單純”感受到行為自由受到了限制”未必會讓人進入下一個階段,
這還牽涉到了”行為自由的重要性”、”外部威脅的廣泛性”,
以及”外部威脅的形式”等因素 (J. W. Brehm, 1966; S. S. Brehm & Brehm, 1981).
第三階段:產生名為”心裡抗拒”的動機
許多研究也發現”心裡抗拒”強度有性別和年齡的差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激發,
青春期也有著更強的”心裡抗拒” (Hong, Giannakopoulos, Laing, & Williams, 1994; Woller, Buboltz, & Loveland, 2007).
第四階段: 認知反應與情感反應
當產生心裡抗拒後,對於威脅行為自由的外力來源會有較為負面的態度,
同時產生近似於憤怒的情緒反應(Quick & Stephenson, 2007),
某些研究者甚至認為”心裡抗拒”與”憤怒”是相同的概念.
第五階段:行為反應
Brehm認為重建行為自由有”直接重建(direct reestablishment)”和”間接重建(inderect reestablishment)”兩種方式,
“直接”為直接行使被限制的行為自由,”間接”則以”進行同等級行為”的方式取回自主性.
以”學生可否帶手機到學校”這個議題為例,我們可以根據PRT預測:
第一階段:認為本來就不能帶手機到學校的學生,不會受到該議題影響.
(外力進入:學校規定學生不准帶手機)
第二階段:那些覺得應該可以帶手機的學生感到行為自主受到威脅,
但有些學生覺得帶手機的自由並不重要、大家都禁止其實很公平,
我們可以預期這些學生並不會對該政策有激烈反應.
第三階段:剩下那些認為”帶手機之自由”很重要的學生產生名為”心裡抗拒”的動機.
第四階段:根據理論預測,那些學生會對該政策的發起者或執行者─例如校長或糾察隊,
產生較為負面的觀感,後續討論議題時也會夾雜憤怒的情緒.
第五階段:某些學生會故意帶手機來學校,以展示其仍未失去行為自由(直接重建),
某些學生則可能帶BB扣、電子遊戲機等好像該禁卻又未禁止的產品,以示其自主性(間接重建).
上面的例子看起來沒什麼特別,不過PRT其實早已經被廣泛使用於商業領域,根據該理論,
不讓你做某事的時候,那件事會顯得特別有吸引力(想取回做某事的自由),
強逼你去做某事的時候,就算原本喜歡,也會覺得反感(想取回不做某事的自由),
是以諸如飢餓行銷、限量銷售、強迫說服等行銷或推銷相關研究,背後都有PRT的影子.
舉兩個PRT在現實生活的影響案例:
(1)邁阿密政府在禁止販售”含磷酸鹽清潔劑(phosphate detergents)”後,
比其隔壁未禁止的Tampa市,邁阿密主婦變得更為喜歡”含磷酸鹽清潔劑”,
甚至比Tampa市的人更加相信它的洗淨能力 (Mazis, 1975; Mazis, Settle, & Leslie, 1973).
→不讓你做某事的時候,那件事會顯得特別有吸引力
同時在水汙染問題上,邁阿密受試者也對政府的態度較為苛刻,認為政府該負起更多責任.
→對於威脅行為自由的外力來源會有較為負面的態度
(2)研究者在給學生觀看零食廠商使用媒體欺瞞消費者的資料後,
學生會將食用垃圾食品與”被廠商控制”產生連結,
認為自己能以”選擇食用健康食品”的方式取回對食物的控制權,後日的食品選擇實驗也發現,
曾閱讀實驗材料的組別,確實選擇了較少的垃圾食品與飲料 (Bryan et al., 2016).
→強逼你去做某事的時候,就算原本喜歡,也會覺得反感
看完上面的敘述,再回到”輝夜姬想讓人告白”漫畫第16話、動畫第5話,
眼尖的讀者應該就能發現問題所在了─”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之所以產生,
在於”戀愛的自由遭到剝奪”,導致”不讓你做某事的時候,那件事會顯得特別有吸引力”,
和”共有的強大敵人”毫無關聯,輝夜小姐的解釋完全錯誤!
那麼,就算無視理論解釋莫名其妙,將”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用於此處又是否合適?
藤原書記那”共有的強大敵人─這個社會”是否真的能起到作用呢?
根據其他篇章,讀者們可以知道秀知院基本上是不太允許學生戀愛的,
不過會在意這點的好像只有管風紀的伊井野…..很可惜的是,故事中也明白地演出了,
伊井野就是頑固的白癡,對於柏木她們的行為毫無辦法,
所以校規允許與否根本影響不到柏木這對情侶的愛情;
目前篇章也沒有出現什麼特別的規定、因緣或社會壓力,促使柏木不該選翼當男朋友─
他們的戀情根本沒有受到外部力量威脅,哪來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
而且就算戀情真的受到威脅,會否使愛情更加堅固也是未知數,
前面在PRT歷程模型就已寫到,”行為自由的重要性”是產生抗拒與否的因素之一,
只要有一方覺得這份戀情沒那麼重要,只怕一遇壓力馬上就分了;
就算一路走到歷程模型的最後,”重建行為自由”的方式也有兩種,
可能是不顧壓力、愛情升溫然後堅持在一起的表路線(直接重建),
亦有可能不敢直面壓力,直接相約自殺或各自結婚後暗通款曲的裏路線(間接重建);
“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只是描述”戀情受外力阻礙時,會當事人而言這段愛情會變得更加珍貴”的現象,
若想操弄、引發它,除非早已對當事情侶…..以及倫審會委員瞭若指掌,
否則在討論能否成功影響他人親密關係前,就實驗倫理而言就已經是大問題了 XD
此段故事最後是以會長帶頭指揮,兩人一同進行慈善活動的方式解決,
這種方法和”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也就是PRT理論還是沒有什麼關係,
不過倒是和前面輝夜小姐所說的”共有的強大敵人”有些關聯,
因為會長使用的方式接近於建構”高層目標(superordinate goals)”,
也就是共同去實現、克服件通常單人無法解決的事,
以經典的Robbers cave study為首的眾多研究便曾經發現 (Relations & Sherif, 1961),
建構”高層目標”確實某種程度上能夠降低內團體(in-group)和外團體(out-group)間的衝突,
並消弭之前所形成的負面刻板印象;個人較少涉獵親密關係相關的研究,
對於建構”高層目標(superordinate goals)”是否能使愛情更加穩固並不確定,
但至少這方法看起來比內容解釋錯誤、根本亂套名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合理的多.
PRT只是個在大部分社會心理學課本中頂多出現個一兩行的小理論,
雖然不知作者赤坂アカ的參考來源為何,但會弄錯其實也不讓人意外,
畢竟很多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其核心或名稱都很容易搞混,
改個考卷就能發現,即便本科系學生也常會有把”self-perception theory(自我知覺理論)”,
和”self-awareness theory(自我覺察理論 )”弄相反的事情發生 XD
只是PRT小歸小,到底也是個歐洲最老心理學期刊”Zeitschrift für Psychologie”,
曾在2015年為其推出Special Issue的理論,絕不是個可以隨便唬弄的主題呢 ww
參考文獻
Brehm, J. W. (1966). A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New York.
Brehm, S. S., & Brehm, J. W. (1981).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 theory of freedom and control: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Bryan, C. J., Yeager, D. S., Hinojosa, C. P., Chabot, A., Bergen, H., Kawamura, M., & Steubing, F. (2016). Harnessing adolescent values to motivate healthier eat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3(39), 10830-10835.
Hong, S.-M., Giannakopoulos, E., Laing, D., & Williams, N. A. (1994).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Effects of age and gender.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4(2), 223-228.
Lee, E. (2012). The role of reactance and positive emotions in persuasive health messages: refining the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nd the politeness theory and testing the theories of positive emotion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azis, M. B. (1975). Antipollution measures and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theory: A field experi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4), 654.
Mazis, M. B., Settle, R. B., & Leslie, D. C. (1973). Elimination of phosphate detergents and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90-395.
Quick, B. L., & Stephenson, M. T. (2007). Further evidence that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can be modeled as a combination of anger and negative cogni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4(3), 255-276.
Relations, U. o. O. I. o. G., & Sherif, M. (1961). Intergroup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The Robbers Cave experiment (Vol. 10): University Book Exchange Norman, OK.
Woller, K. M., Buboltz, W. C., & Loveland, J. M. (2007).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examination across age, ethnicity, and gend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5-24.
原來被轉到PTT了
https://disp.cc/b/21-bal2
謝謝通知,原來有被轉到PTT…..還用tinyurl短網址連結,怪不得我沒追蹤到,
之前發現這篇瀏覽人數比其他文章高,還以為是我成功搶下了什麼熱門關鍵字的說 “orz
在C_Chat查詢了發文者ID,發現他有引述過我6年前關於岡山自衛隊的文章: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51971871.A.10B.html
看起來應該真的是老讀者無誤,雖然很感謝熱心支持,
不過那個”以前好像是建築還設計科系”的誤會到底是哪來的呢!?
整個部落格和建築有關係的文章根本沒幾篇哪 XD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5750
站長的文被政大論文引用了
謝謝告知,您真厲害,是怎麼發現的啊 XD
嗯,看到有人認真讀這篇文章並引用還滿開心的,
然而這篇文末明明有附上全部參考文獻,
指導老師居然仍同意讓作者引用這個不怎麼正式的部落格…..真是令人意外呢(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