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彈龍虎榜續作「脫線神探(The Naked Gun)」觀後感

脫線神探(The Naked Gun)
在各類電影中,個人最喜歡看的就是喜劇片─並非指詼諧幽默、讓人會心一笑的類型,
而是無厘頭、爆笑、惡搞那種笑鬧喜劇(Slapstick),舉凡八九零年代港片或驚聲尖笑(Scary Movie)系列,
亦或周星馳、金·凱瑞(James Carrey)、亞當·山德勒(Adam Sandler)等人的片子都是我複習多次的作品,
由萊斯里·尼爾森(Leslie Nielsen)擔綱演出的多部經典當然也不會例外,
是以得知”笑彈龍虎榜”系列將推出由連恩·尼遜(Liam Neeson)主演的續作之後,
個人就一直頗為期待,等上映後便立刻購票一探究竟了 ww

簡單結論: 整體而言還滿好笑,能算是近年來比較有趣的笑鬧喜劇了,
但與舊版三部比起來還略有不足,若是舊片看很熟的人可能會感覺意猶未盡.
片中除了必備的眾多搞笑,亦保留了一脈相傳(?)的黃色笑話與微煽情場景,與舊作風格算頗接近,
然而可能是導演或編劇的關係,很多地方的演出實在…..該怎麼說,太過認真了?
因而在個人眼中,新一集”脫線神探”與”笑彈龍虎榜”相較之下,
有幾個地方讓我覺得稍遜前作: “笑點密度”、”笑點強度”、”笑點創意”,以及”黃色場景”.

(1)笑點密度─新作無論在時間還是空間上,笑點的密度都不太足夠.
舊版”笑彈龍虎榜”系列雖然也會有醞釀和銜接的橋段,但很少持續太長時間,
務求笑點總是一個接一個地拋出來,讓觀眾笑到緩不過氣;
然而新作就非如此,以開場的搶銀行為例(以下圖片引用自預告片),
脫線神探, The Naked Gun
搶匪闖入、制服民眾、引爆保管箱、警察列陣、看到小女孩走進銀行…..
經歷這麼多場面以後方才出現本做第一個搞笑橋段”小女孩撕臉變成連恩·尼遜”,
實在拖太久了,若是以前的”笑彈龍虎榜”,上面這些過渡場面一定也會安插些無厘頭橋段,
像蠢警察拉封鎖線被絆倒纏起來、身著刻板印象服裝的古怪搶匪之類,絕不會讓搞笑之間出現這麼長一片空白;
而這就牽扯到了另一個我覺得不足的部份”空間上的笑點密度”:
搶匪在銀行中的行為實在太認真了,簡直就像是在拍真實的警匪片,
然而這對後面的惡搞打鬥似乎也沒什麼加乘或反差的作用(畢竟連恩·尼遜變臉時就破梗了),
既然現場人那麼多,就不該讓他們全部認真搶銀行,應該分一些人去做無關蠢事,
讓觀眾在一個鏡頭中目不暇給、感受到場面的荒謬才對,就如這個在監獄中的片段:剛開始有些人在打籃球(正常),後面就出現跳房子、跳繩、溜滑梯、盪鞦韆、玩搖搖馬(莫名其妙),
觀眾聽口白的同時背景那堆人物就在做荒謬事,而且還是很難一次吸收、回味才能看到細節那麼多的程度,
另一個相同例子是聽到有炸彈而驚惶逃跑的民眾:

雖然只有短短幾秒,卻絕不會讓眾人只是單純認真逃跑,
反而仔細加入倒栽露出褲襪、摔桌上、跳來跳去、發瘋等橋段,
這種仔細密集安插笑點的方式,我認為正是”笑彈龍虎榜”系列的經典表現風格之一,
很可惜新版並沒有這樣的設計,片中在搶匪搶銀行、摔跤場與戶外觀眾失控等場面,
都是有一大堆人可以在背景搞怪的好時機,偏偏讓他們認真搶劫、認真互毆,實在有些浪費.

(2)笑點強度─新版有不少地方滿好笑,但還只是”令人莞爾”的程度,再往上疊加或重複應該能更荒唐爆笑.
舊版”笑彈龍虎榜”常藉由”重複同一件蠢事但略改表現形式”來疊加笑點,
例如法蘭克被反派抓住、嘗試用置物架來磨開綁繩的橋段:

若單純只掉一兩樣東西砸博士腦袋確實也挺好笑的,但這樣的話就僅止於此了,
藉由不斷重複掉出不同東西,單純的意外便額外附加了”為啥會放這個啦”和”最好能放這麼多啦”的荒唐,
因而從普通好笑變成了腦洞大開的爆笑;然而新版有很多能這樣玩的橋段都嘎然而止,
像被電動車鎖在車內跳海那段,經歷了氣球、養蜂人與新擋風玻璃三個笑點,
脫線神探, The Naked Gun
固然好玩,但總體強度總覺得不太夠,若讓法蘭克Jr.多撞幾個不同對象,
讓觀眾有”為啥街上會有這個啦”和”最好能撞這麼多啦”的荒唐感,搞笑強度應該還可以更升級…..
除了笑點疊加稍有不足之外,新版滿多地方的單一搞笑表現方式也不太夠強烈,
例如法蘭克Jr.獲得電動車的部份,當車子開門打中艾德Jr.後,
觀眾應該十之七八都能想到接著是關門把艾德Jr.夾住,而電影也確實讓艾德Jr被夾手哀號了一陣:
脫線神探, The Naked Gun
都已經可能被猜到,這樣的表現方式實在是太弱了!
若是舊版”笑彈龍虎榜”的編劇絕不會夾隻手就滿足,想必會夾完手打開門,
趁艾德Jr.一臉痛苦的探身進入車廂時再關起來,直接把他攔腰夾住、讓觀眾看他兩條腿在車外揮來揮去!
即便只夾手,舊版編劇想必也不會放開,而會讓他被法蘭克Jr.拖行十幾公尺、腦袋撞幾個東西才算完,
就如舊版這個橋段,倒車輾過諾柏之後沒有結束,又把他拖行一陣子那樣:
接續的電動車駛離段落亦為同樣缺點,充電樁爆裂引發牆壁碎裂、犯人逃出還滿有趣,
然而就算特別拍出有個超不妙的重刑犯…..強度也弱了些,稍欠連鎖反應的意外感,
脫線神探, The Naked Gun
脫線神探, The Naked Gun
若舊版的話絕不會這樣就算了,一定會讓裡面接著跑出更不妙、讓人想吐槽”為啥會在這啦”的東西,
然後最後順手把屋子炸了,就像這個小小的撞車橋段:
“以為碰個東西就沒了?撞撞撞…..炸車囉!”的傻眼感.

(3)笑點創意─有些地方創意稍嫌不足,略欠驚喜感.
這部片中個人最喜歡的應該就是法蘭克Jr.抓到理查(電動車老闆)的手下時,
用假房間違法逼供結果被政風處釣魚,然後又反過來釣魚政風處的那一段,
一層一層攤開房間的手法是我沒料想到的,十分驚喜有趣;
但其他橋段相對就沒那麼令我驚艷了(當然還是很好笑),像理查手下用熱成像儀那幕,
脫線神探, The Naked Gun

雖有加入自己的巧思、並非完全借鑑”王牌大賤諜(Austin Powers)”,
相較之下意外性卻沒那麼強,發想上有些相形見拙;
另一個法蘭克Jr.搶用洗手間的片段也是,整段拖非常久、
導致笑點密度稍低了些不說,作為重點的對空射擊居然”碰!”一聲就結束…..
在以前可是會順便打中一個人,讓觀眾忍不住想吐槽”這是怎樣啦”的啊:

好歹也讓法蘭克Jr.打爆一盞燈然後砸昏幾個人吧,編劇對荒唐惡搞的界線實在太低了!
最後用貓頭鷹追反派也是,好玩但不怎麼爆笑,還有種機械降神的強迫收尾感,
雖然用貓頭鷹大便糊住反派安全帽是能讓人發笑啦…..但也就這段比較夠力,
整體作為最後高潮實在有些笑果不足…..反正都欽定貓頭鷹是老法蘭克了,
讓牠以更誇張但帶有前作小彩蛋的方式來提供幫助,例如拎著催眠遙控器或迫擊砲零件組,

然後再讓被打倒的反派被經過的吹奏樂隊採一輪之類,不知會否更好?

(4)黃色場景─新版的女主角太老了,不能像舊版一樣找年輕點的演嗎?
新版女主角也是有和法蘭克Jr.入浴的場景啦,但潘蜜拉·安德森(Pamela Anderson)的年紀都快60了,
輕色情的橋段實在沒什麼撩撥感…..當年的珍就算40幾歲,至少看起來很年輕:
而且還真的有滾過床單才接海灘度假橋段,新版直接進入聖誕假期,
節奏上有些奇怪,電影院中似乎就有不少人一開始看不懂怎麼回事 XD

雖然我寫了一大堆批評,這並不代表個人覺得這部作品不值得觀賞,
只是因為前三部複習很多次,看新版每一幕都會忍不住猜測會有何等破天荒的發展,
因此期待稍微有些高了;對於喜愛笑鬧喜劇的人,我還是滿推薦可以去看看,
只不過個人入場的時候為平日晚上9點左右,全廳卻僅有20多位觀眾,
在台灣的票房大概不是很好….想在院線欣賞的話恐怕要抓緊時間了呢.

迴響: 0 則迴響

文章分類:心得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